2025年11月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国家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5年高级研修项目——高级智能化煤矿建设现场实践与运营管理技术高级研修班在成都开班。此次研修班经国家人社部批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主办,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高级研修班合影留念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王虹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二级巡视员杨林、四川省煤炭工业协会会长张克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昌孝存、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侯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培训认证处副处长韩玥等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国家能源集团等18家单位的55位煤炭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一线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参加研修培训。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家矿山安监局四川局有关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副主任于渤南主持,韩玥处长宣读培训纪律,杨林巡视员、侯立常务副总经理分别致辞,昌孝存主任作开班动员讲话。
杨林巡视员代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四川局安全技术中心、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对参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向莅临指导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领导和授课专家表示了衷心感谢。
杨林巡视员指出,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高新产业形态正在深刻重塑各行各业,加快推进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不仅是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破解发展难题的治本之策,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杨林巡视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承办单位四川局安全技术中心的相关情况。四川局安全技术中心是经中编办批准的四川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管理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四川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研究院和煤炭工业四川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等3个事业单位。四川局安全技术中心在成都市主城武侯区建有一座4.5万余平方米的安全科技大厦,在成都近郊建有一个占地160余亩的安全生产实训基地;被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先后授予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示范机构,建有国家级职业危害工程防护研究中心、四川煤矿事故技术鉴定中心、四川矿山远程宣传教育平台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工程中心及专业支撑实验室。教育培训是四川局安全技术中心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板块,依托管理的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开展具体工作,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是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认定的全国15个“煤矿安全培训示范基地”之一,是省政府授牌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煤炭行业教育培训基地”,是四川省公务员局命名的“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
侯立副总经理在致辞中指出,煤炭工业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正处在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行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作为深耕煤炭行业二十多年的企业,龙软科技始终将服务煤矿智能化转型视为己任。近年来,公司积极在技术创新、实践探索、生态构建等方面投入资源,在技术创新方面,围绕矿山“探测、开拓、采掘、运通、分选、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核心环节,研发了“基于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和六分量地震仪的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测装备”、“龙软智图GIS+CAD云平台”、“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融合龙软时空大模型的矿井协同管控平台”、“矿山灾害工业仿真CAE软件”、“工作面自适应采掘装备”、“智能化洗选管控平台”等系列产品;在实践探索方面,与包括在座的18家矿业集团在内的全国1800家煤炭企业携手,在不同技术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为上百家煤矿企业提供着常态化运维服务,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验证了产品可用性和实用性;生态构建方面,积极开放平台,联合企业集团下属信息化单位、设备制造商、科研院所等,共同打造开放、共赢的矿山智能化生态圈。
侯立表示,技术的落地应用,最终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智能化装备需要懂技术、会操作、善维护的复合型人才;智能化系统需要具备数据思维、能够进行分析决策的管理人才。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龙软科技与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携手,共同举办本次培训班。

昌孝存主任作开班动员讲话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昌孝存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要把握智能化转型与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联。当前,煤炭行业正处在“双碳”目标与数字化浪潮叠加的关键转型期:一方面,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必然方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多元化转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安全风险、效率瓶颈仍需突破,智能化成为破解行业难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路径。昌主任指出,要重点关注四个维度:
智能化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尽管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但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冲击地压防控等难题仍未完全解决。而基于时空智能的矿山建设、透明地质关键技术,能实现生产场景“可视化、可预判、可管控”,从源头降低风险。在座各位是企业智能化建设的“领头人”,必须集中精力推动技术落地,确保智能化手段真正服务于安全生产。
智能化投入不能因短期成本压力缩减。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压缩开支”的倾向,但智能化装备升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的投入,是保障长期竞争力的“基石”。要警惕“应投不投”“提而他用”的短视行为,坚决保障智能化建设的必要资金,避免因投入不足导致转型滞后。
智能化助力规范生产秩序、稳定市场运行。此前个别企业为应对市场波动“以量补价”、超产能生产,扰乱了行业秩序。而智能化系统能实现产能“精准核算、动态调控”,帮助企业合规经营,既保障自身利益,也维护行业整体稳定。
智能化人才短缺是当前最突出的瓶颈。煤炭行业要从“传统能源”向“智慧能源”转型,最缺的是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越是转型关键期,越要重视培训学习——本次研修班正是为大家“充电赋能”的重要契机,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补足能力短板,避免人才流失导致的转型“断档”。
昌主任强调,要依托权威资源与创新模式,确保研修“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一是聚焦行业发展动态与前沿趋势,从政策导向、市场趋势、技术革新等方面,深入剖析能源转型关键期的发展脉搏,助力提升战略决策的前瞻性与适应性。二是聚焦“智能矿山建设技术研究及应用”、“矿山AI应用及实践”等内容,分享智能化项目落地的“一手经验”,直接回应企业在智能化落地中的“困惑点”,确保内容“接地气、能落地”。三是教学方式突出“互动性、实践性”。
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王虹桥副会长、龙软科技景超总工程师分别以“全面研判能源发展形势,以煤炭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基于时空智能的高级智能化煤矿建设”为主题进行“开班首讲”。

王虹桥会长授课

景超总工程师授课
关于本次研修班>>>>>>>>
据悉,通过煤矿多年两化融合和智能化建设的实施, 煤炭工业高科技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特别是智能化煤矿建设和研究进展巨大,成果丰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也为更高层次的智能化煤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化矿井仍然处于初级或中级水平,其系统性、集成性、实用性与行业的普遍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大量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亟需解决。
为此, 本次研修班以“高级智能化煤矿建设现场实践与运营管理技术”为主题,在总结信息化或初级、中级智能化煤矿建设成果和得失的基础上,在煤炭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形势下,以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应对当前挑战与坚定发展信心为动能,以打造煤矿数智化、转型新质生产力为目标,提出高级智能化煤矿建设思路、解决方案和系列案例分析。
本期研修班为期3天,精心设计“专题授课+案例剖析+专家互动+实地调研”多元化教学模式,邀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王虹桥、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景超、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讲师周彤、高级工程师、重庆煤炭学会特聘专家刘航、华电煤业数智公司战新部主任马飞等行业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与学员们共同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煤矿智能化发展之路。
同时,本次研修班是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与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双方正联合建设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煤炭行业教育培训基地”,致力于将煤炭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推向新高度。借此机会,两家单位诚挚邀请各界朋友莅临成都,并承诺将依托基地,为全国矿山企业在西南地区提供一个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服务平台。

龙软科技成都子公司、龙软智图全球运营中心
CopyRight©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593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1445号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1008室 电话:400-083-7818/62670052